安全、效率、便捷 從製造業轉型服務業
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的契機與商機

T.S. 

 

 

汽車電子自二○○六年以降,在台灣受到的注目愈來愈高,也成為政府與部分業者所謂的「第四C」。儘管全球資通訊市場受到大環境經濟景氣不佳影響而氣氛低迷,但在汽車電子領域,產業界仍舊積極耕耘。一些相關報告指出,目前汽車內部約有三十至一百個電子控制單元掌控車輛各部位的功能,占總體汽車生產成本約百分之二十二;隨著汽車電子化程度更高,這個比重在二○一五年時,還可能向上攀升至百分之四十。

 

不過,畢竟車用電腦等系統運作部分,牽涉範圍甚廣,國外車廠也多有既定合作對象,即使想要切入,也必須歷經長時間的驗證測試工作,或許未必是國內業者最好的機會所在。相對地,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Telematics)則成為車用電子、半導體以及汽車廠商積極布局的目標市場,相關業者也嘗試佈建完整的系統整合方案,以爭取最大市場商機。

 

車載資通訊娛樂 不僅如此而已

 

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顧名思義也就是涵蓋了資訊、通訊、以及娛樂功能;而其中,在車用娛樂系統的功能部分,則台灣瑞薩股份有限公司(Renesas)第一營業技術行銷部主任何吉哲提到,幾個比較重要的應用面向,包括:大型顯示螢幕、3D影像地圖、多媒體效能、清楚的音訊品質、多種通訊技術的連結、以及智慧型運輸系統方案。

 

圖一:台灣瑞薩股份有限公司(Renesas)第一營業技術行銷部主任何吉哲指出,車用資通訊娛樂系統(Telematics)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汽車音響而已,更涵蓋了許多無線通訊應用,故也更加需要政府的力量,才能克服頻譜問題,得以有更寬廣的發展空間。(攝影:T.S.)
T182-Telematic_01s.jpg  

 

若單以車載娛樂系統來看,則包含導航、數位音訊系統、個人數位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及多媒體影像等以視訊為主之功能。而為滿足這種強大的功能需求,支援繪圖引擎、車用網路介面支援、編解碼器、資料傳輸介面、以及影像輸出/入等效能的車用多媒體處理器的重要性,也隨之與日俱增。

 

圖二:車載娛樂系統包含導航、數位音訊系統、個人數位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以及多媒體影像等以視訊為主之功能。(攝影:威利柳
T182-Telematic_02As.jpgT182-Telematic_02Bs.jpg  

 

巧妙各有不同

 

談到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各國有不同的發展重點,但不外乎是安全、效率、便捷幾大面向。所謂的安全,包括:行車預警、車內防護、緊急報知等,需要相關車廠、車用電子技術投入開發;效率部分,則包括:車隊管理、車流控管、用路付費等,往往是由政府部門投入智慧型運輸系統(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基礎建設,並進行建置、維護、收費;至於在便捷面,乃涵蓋定位資訊、數據服務、以及乘客娛樂等,而在數據服務部分,則可望衍生出行動商務(M-Commerce)商機,也讓汽車產業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

 

圖三: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各國有不同的發展重點,但不外乎是安全、效率、便捷幾大面向。所謂的安全,包括:行車預警、車內防護、緊急報知等;效率部分,則包括:車隊管理、車流控管、用路付費等,往往是由政府部門投入智慧型運輸系統(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基礎建設;至於在便捷面,乃涵蓋定位資訊、數據服務、以及乘客娛樂等,而在數據服務部分,則可望衍生出行動商務(M-Commerce)商機,也讓汽車產業從製造業轉型為服務業。(攝影:威利柳
T182-Telematic_03Es.jpgT182-Telematic_03As.jpgT182-Telematic_03Bs.jpgT182-Telematic_03Cs.jpgT182-Telematic_03Ds.jpgT182-Telematic_03Fs.jpgT182-Telematic_03Gs.jpgT182-Telematic_03Hs.jpgT182-Telematic_03Is.jpgT182-Telematic_03Js.jpg         

 

而在台灣,則主要係以安全為前提,提升道路行車效率,包括:提供行車資訊。然而,以往或許僅能依賴警察廣播電台的訊息傳遞,但隨著科技的演進,則可以透過衛星定位或通訊技術,獲得更多的資訊,也有更多的應用。何吉哲舉例指出,可以運用在特殊車輛告知上,也就是當有消防車、警車等特殊車輛接近或會車時,可以強制予以減速甚至煞停。此外,也有業者是與電信業者合作,利用Google Map傳遞線上廣告而獲得收益。

 

微波傳訊

 

至於車間通訊的部分,何吉哲指出,全球只有兩家公司能夠開發車用微波系統,屬於剛起步之市場,需要各國制訂出一套標準。目前,該公司在台灣和工業技術研究院和資訊工業策進會合作,開發微波傳輸系統,也就是路邊單元(RSU:Road Side Unit)與車輛間的短距離無線通訊。

 

事實上,由於車輛在高速行駛下,彼此相對位置與速度變化快速,通訊品質難以掌握,更難以僅靠實體層的技術予以完成,而依照美國車輛與基礎建設整合(VII: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計畫,使用5.9GHz WAVE/DSRC車輛專用短距離通訊技術,由通訊實體層、通訊網路層技術、以及車輛網路層等技術建構而成,以V2V、V2I之資訊交換,來達到安全、效率、節能之目標。至於其實體層技術,更在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協會(IEEE)規劃下,推出IEEE 802.11p。若該案順利在二○一○年送交國會,預計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可在全國佈建,預估全美主要路段將佈建二十三萬九千個RSU,且所有銷往當地之車輛均須加裝DSRC 5.9GHz車載設備。

 

然而,當多數車輛皆安裝了具備車間通訊功能之車載機時,行駛在道路上的每輛車所提供之通訊電波,將成為一個極為複雜的動態通訊網路;任何一輛車均可能同時發送或接收資訊,包括:駕駛安全、碰撞警示等,甚或是廣告等加值訊息。其中所涉及的參數,涵蓋位置、時間、資訊類別、交通環境等等,在達到安全、便捷或效率等要求之前,首先必須解決汽車通訊環境的干擾問題,於是各國對車用隨意網路(VANet:Vehicular Ad-Hoc Networks)的先期研發投入也更隨之提升,IEEE的DSRC研究團隊則就「行車間車輛通訊」與「行車對路側通訊設備的通訊」,定義約四十餘種相關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車輛對外通訊需求逐漸提升之際,不同頻段的通訊模組也將可望導入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架構,包括: RDS-TMC、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衛星定位系統)、蜂巢網路(Cellular)、廣播、WiMAX、WAVE/DSRC等,依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漸次整合搭載其中,支援多模通訊的也將成為日後必然趨勢。

 

何吉哲表示,如同許多其他產業的發展一般,車載資通訊系統平台整合,也需要建立一個生態系統(eco-system);目前,台灣市場仍在測試階段,尚未有實際商用化的案例。不過,ITS在行動台灣(M-Taiwan) 計畫推動下建構,自二○○八年開始,還有四年時間;該公司與工研院、資策會在現階段的主要工作,係先實驗能夠實現之架構,之後再逐步引進其他業者加入。

 

當然,在系統建構的過程中,勢必會有不少挑戰必須克服。何吉哲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系統整合和軟、硬體開發,初期階段的平台現有設計和所要求之目標仍有一段距離(gap),後期待電信系統業者加入,相信資源整合的問題也可獲得解決,進而建立商業模式。以日本為例,花了十年時間才打造出一套完善的車載資通訊系統,台灣約莫從二○○六年開始多方投入,政府力量如何加速,將影響計畫的發展前景。目前看來,台灣產業的幾大機會點,在於通訊、車載主機、以及商業利益(如:生活資訊提供)三大切入面向。

 

車內網路系統 挑戰多媒體應用

 

除了車間通訊之外,車體本身運作,同樣仰賴一套神經系統,也就是車內網路的運作。就像人類生活係由神經系統控制一般,車子的神經系統則包含走路(移動)、說話(通訊)、停止(煞車)、進食(動力燃油系統)等等,尤其隨著汽車環境日益複雜、形成網路化的發展,無論是引擎控制、變速系統、電子電控轉向系統、電子電控煞車系統,都需要一套完善的車用通訊協定,才能讓所有資料與車內完整的神經網路相結合。

 

匯流排通訊整合

 

汽車電子資料透過汽車內部匯流排通訊系統傳輸資料,至今已有數十年時間,更有四十餘種汽車通訊協定在此間消長。早年,美國汽車電子工程協會(SAE)將車內通訊協定概分為:Class A、Class B、Class C三項規範,以不同的傳輸速率,分別應用在不同的車內電子系統,如:電動椅、空調、車身電子診斷系統、汽車動力系統。只是隨著時代演進,更多視訊娛樂、安全偵測等功能進入車體設計,衍生出各種不同的車用電子設備,包括:行動多媒體系統平台(Mobile Multimedia)、安全匯流排(Safety Bus)、電子線圈操控(X-by-wire)、以及車內感測系統(Diagnostics)等等。因應不同工作環境,於是有了幾種不同的車內網路主流通訊協定: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互連式區域網路)、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區域網路)、J1850、Byteflight及MOST等,形成如同家庭無線網路般的車內網路系統平台。

 

CAN串聯車內骨幹網路系統

 

CAN通訊協定在二十多年前由德國車廠提出,目前在車用網路領域中廣為採用,屬於一種多工串列通訊協定,串聯散佈車體的各種電子模組資訊,具備多主控、多重播送的特性,用以控制車內各電子系統裝置及ECU之間交換資訊,構成一道緊密的汽車電子控制網路。

 

一般來說,目前約有九成以上的車廠的車內骨幹網路系統採用CAN匯流排技術,例如:動力系統網路(power-train network)、防鎖死煞車系統(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汽車電控傳輸系統等短距離高速傳輸。

 

LIN慢慢來,短距、低距就靠它

 

相較於CAN,則LIN適合短距離低速網路通訊,且符合低成本的要求,主要用在車子的部分電路系統,如:車身控制、駕駛資訊、制動裝置間通訊、系統智慧感測器等。

 

影音、多媒體傳輸時代 MOST嶄露頭角

圖四:車輛大量內建衛星導航、影音多媒體等應用,傳輸系統所扮演的角色也愈來愈重要。(攝影:威利柳)
T182-Telematic_04As.jpgT182-Telematic_04Bs.jpgT182-Telematic_04Cs.jpgT182-Telematic_04Ds.jpgT182-Telematic_04Es.jpgT182-Telematic_04Fs.jpg     

 

隨著車用市場也開始吹起影音多媒體的風潮,車內網路通訊也需要有一種高速、穩定的系統,供做影音傳輸之用。事實上,在導入GPS或後座影音系統之後,對於傳輸頻寬的要求也開始加大,而超出CAN等通訊匯流排架構的負荷。

 

因應這樣的趨勢,BMW、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Daimler-Chrysler和Oasis Silicon Systems組成協會,制訂出MOST(Media Oriented Systems Transport,媒體導向系統傳輸)光纖網路規格,第一代MOST資料速率已可達到25Mbits/s,逐漸應用在車用影音匯流排技術,成為支援車用影音多媒體系統中的重要傳輸技術。發展至今,美商史恩希股份有限公司(SMSC)總裁暨執行長(CEO)Christine King表示,第二代MOST技術規格,資料速率已達50MHz,第三代更達到150MHz,將可望在豐田汽車(TOYOTA)所推出的某些車款中見到。

 

圖五:美商史恩希股份有限公司(SMSC)總裁暨執行長(CEO)Christine King宣稱,該公司在MOST領域,幾乎沒有競爭者,而其在汽車市場也將可望朝向百分之百的占有率發展。(攝影:T.S.)
T182-Telematic_05s.jpg 

 

Christine King指出,MOST顯然已是車用資訊娛樂(infotainment)的主流,會取代傳統的類比設計,而該公司已在歐洲市場提供眾多汽車製造廠商所需服務,未來也將進一步拓展亞洲車用市場。

不過,MOST也並非毫無缺點;從堅固耐用、耐高溫的角度看,仍以CAN占優勢;且MOST採用環狀架構連結,傳送過程若有問題而使環狀連結中斷,匯流排便會停止反應動作。所以,MOST主要還是適用於較無關安全與非關鍵鍵任務之應用,如: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

 

功能、形態增強 應用多元而豐富

 

不可否認地,景氣低迷,汽車業也難免一片槁木死灰,車載資通訊系統產業勢必受到影響。對此,飛思卡爾半導體(Feescale)中國區汽車電子工程經理康曉敦表示,近年來,汽車娛樂系統發展快速,從市場需求來看,用戶對多媒體娛樂的要求逐步提升,同時汽車電子軟、硬體技術的發展,也使汽車娛樂系統的各種應用實現成為可能。相較於以往,汽車娛樂系統已不僅侷限在汽車音響這類基本功能,還融入了更多視訊應用功能、形態也更增強,逐漸成為此一領域的熱門趨勢。此外,隨著各種資料儲存和網路傳輸技術的提升,則是提供了音訊、視訊儲存和通信一個演進發展之平台,益發促進了汽車娛樂系統各種應用多元而豐富的發展。

 

圖六:飛思卡爾半導體(Feescale)中國區汽車電子工程經理康曉敦指出,在汽車娛樂系統領域,需要高性能處理,可做為車載的媒體中心,實現多種音、視訊的綜合應用。對此,該公司的主力產品為MPC5200系列,在市場上已相當成熟,且在許多產品中已有成功應用。除了高性能的資料處理能力,MPC5200還有豐富的連接與通信能力,以滿足汽車娛樂系統對於音、視訊資料儲存和傳輸能力之要求。(圖:Freescale飛思卡爾半導體提供)
T182-Telematic_06s.jpg 

 

多元整合

 

舉例來看,康曉敦提到,典型的應用就像是音響系統,可以支援CD/VCD/DVD/MP3多媒體播放、電視接收、GSM/GPRS行動電話、攝影功能、藍牙(Bluetooth)無線耳機、語音識別系統、網際網路、車載辦公等等,使得汽車娛樂系統的內容愈來愈豐富。同時,汽車娛樂系統往往整合了汽車行駛訊息,例如:虛擬儀表板、輔助倒車系統、車載導航系統,使得整個車載資訊系統變得更加複雜。

 

圖七:車載娛樂系統的典型應用之一,就是音響系統,可以支援CD/VCD/DVD/MP3多媒體播放、電視接收、GSM/GPRS行動電話、攝影功能、藍牙(Bluetooth)無線耳機、語音識別系統、網際網路、車載辦公等。(攝影:威利柳)
T182-Telematic_07As.jpgT182-Telematic_07Bs.jpgT182-Telematic_07Cs.jpgT182-Telematic_07Ds.jpg   

 

不過,若整體通訊娛樂系統來看,則發展將不僅止於此。康曉敦認為,未來,應該是所有家庭用的一切,都可以「搬」到汽車上。當然,由於車上的應用條件十分嚴格,應用在汽車上的許多東西都可能被要求重新設計。更重要的是,未來的娛樂系統除了目前可以想見的硬體設備之外(如:高級音響、DVD、液晶顯示、導航等),通過各種網路和汽車通訊系統與控制系統連接,進而實現語音等自動控制和診斷等功能,都是持續發展的方向。同時,還必須要有優質的第三方服務,如:通過高速無線網路實現新聞、影片、……的即時點播等等。

 

凡此種種,因應這樣的需求,康曉敦認為,好的半導體元件除了不斷提高整合度和傳輸速度之外,對於各種不同介面的支援能力也極為重要,例如:CAN、LIN、MOST、FlexRay等;而SCI、IIC、USB、硬碟介面、液晶顯示器介面等,也要能和各個通訊系統連接。

 

附帶一提的是,康曉敦指出,在車載資訊娛樂系統中,GPS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而未來GPS導航最重要的將是服務。除了要不斷提高GPS的定位精度之外,提供即時路況等訊息以導引駕駛員行車,將是十分重要的一項。當然,最終目標也是要與其他技術結合,以實現自動駕駛。

 

技術挑戰

 

不過,雖然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發展方向頗為明確,但其中仍有一些技術瓶頸尚待克服。對此,康曉敦提到,汽車娛樂系統是一個高速成長的領域,一方面用戶對於車載娛樂系統將逐步提出更多應用、更高性能的要求,另一方向則是在軟、硬體技術的發展上,尤其是嵌入式微處理器在此一領域的快速發展,將使得用戶需求成為可能。微處理性能的提高、數位儲存和傳輸性能的增強、以及各種無線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相信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對汽車娛樂系統的進展發揮推波助瀾的效果,使其如虎添翼。

 

康曉敦指出,該公司將Symphony DSP系列產品的應用擴展到家庭娛樂、汽車、以及專業音訊應用中;Symphony音訊DSP56720、DSP56721是多核音訊DSP系列中的首批產品,主要係設計用以供較高音訊處理能力的消費電子、專業音訊和汽車應用,如:Blu-Ray和HD-DVD播放器、家用A/V接收器、車載放大器、資訊娛樂系統、專業音訊錄製設備、樂音、以及放大器等。透過兩個DSP56300內核,一台Symphony音訊DSP56720或DSP56721設備便可取代多個DSP設計,從而節省成本,滿足當前的高MIPS要求。

 

康曉敦進一步說明表示,該公司的ColdFire音訊處理器MCF5251則為汽車和消費電子市場帶來可攜式音訊娛樂。MCF5251採用了ColdFire V2三十二位元微處理器內核,包含一個適合MP3與類似應用之小型DSP引擎(eMAC)。透過同一個設備中的兩個汽車CAN介面模組,MCF5251可以做為適合汽車和可攜式音訊應用之數位音訊解決方案。

 

圖八:飛思卡爾(Freescale)ColdFire音訊處理器MCF5251的硬體功能,包括:內建USB 2.0 On-the-Go(OTG)技術,涵蓋一個整合的高速(480Mbps)收發器、以及一個防纂改的即時時脈,用於改良數位版權管理(DRM:Digital Right Management);高速UDMA ATA介面可使資料快速傳輸更為便利,輕鬆進行上載和下載等等。此外,MCF5251還符合AECQ100標準,該標準係為汽車業對音訊壓縮之強制規範。(圖:http://www.freescale.com/files/32bit/doc/data_sheet/MCF5251.pdf?fsrch=1&WT_TYPE=Data Sheets&WT_VENDOR=FREESCALE&WT_FILE_FORMAT=pdf&WT_ASSET=Documentation)
T182-Telematic_08s.jpg 

 

展望車載資通訊系統的未來發展,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推陳出新,不同無線連接技術發展與車內娛樂系統也逐漸相互影響,可能帶來不少技術演進與商機。康曉敦認為,除了無線遙控技術和GPS接收技術之外,如何移植無線音/視訊技術、無線高速儲存技術、無線高速連網技術等消費電子技術到汽車無線服務應用,都是未來汽車無線應用技術的潛力發展方向。

 

結合通訊系統 Telematics實現多重商業應用

 

若要區分幾個車用電子領域,則富士通微電子(Fujitsu Microelectronics)亞太區行銷總監鄭國威認為,可分為三大方向:Telematics包含了資訊娛樂(Infotaiment)、導航(Navigation)、遠端診斷(Remote Diagnostics)、安全防護(Safety & Security)、通訊(Communication)六大方面;Automatics包含了諸如動力傳動、底盤、安全、保全、車身與駕駛資訊等系統,其中的駕駛資訊部分則是Telematics的範疇;ITS則包含了諸如交通管理、公共運輸系統、商用汽車營運系統、緊急事故系統、電子收付費系統或是弱勢使用者保護系統等,其中,在透過通訊技術,提供訊息給行駛車輛運用的部分,則又是屬與Telematics的範疇。

 

圖九:富士通微電子(Fujitsu Microelectronics)亞太區行銷總監鄭國威認為,高速的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和WiWAX通訊技術將會被導入車載資通訊系統(Telematics),台灣灣廠商如果能夠開發行動式WiMAX和導航合一之系統,就可以做到提前產業佈局。該公司也會和台灣眾多廠商一起緊密合作,共同分享其先進的Telematics技術和經驗。(圖:Fujitsu富士通微電子提供)
T182-Telematic_09s.jpg 

 

鄭國威表示,該公司的市場重心是在Automatics領域,配合系統廠商為生產車廠提供各種汽車電子系統,例如:車身電子,汽車影音處理和導航電子系統,而其所提供的八位元、十六位元和三十二位元MCU已經在車身電子和汽車影音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圖形顯示控制器產品GDC系列,在全球汽車地圖導航領域,也取得了全球第一的市場占有率;MB91460系列MCU已經通過世界著名車廠BMW和Daimler聯合驗證。

 

通訊技術與Telematics

 

現在的車載資通訊市場,還只能為用戶提供一些簡單的服務,比如:路況資訊、汽車安全預警、GPS汽車追蹤和E-CALL。未來的發展趨勢,鄭國威認為,是電信運營商將把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和WiMAX高速無線網路導入Telematics系統,用戶可以實現車內的高速網內互聯體驗,各種各樣的商業應用將變得無限可能。

 

圖十:現在的車載資通訊市場,還只能為用戶提供一些簡單的服務,比如:路況資訊、汽車安全預警、GPS汽車追蹤和E-CALL。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是電信運營商將把3G(3rd Generation,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和WiMAX高速無線網路導入Telematics系統,用戶可以實現車內的高速網內互聯體驗,各種各樣的商業應用將變得無限可能。(攝影:威利柳)
T182-Telematic_10As.jpgT182-Telematic_10Bs.jpgT182-Telematic_10Cs.jpg  

 

只是,面對全球經濟危機,究竟市場會如何起伏波動?對此,鄭國威表示,該公司認為,目前仍存在一些有利因素,即汽車廠家將會開發Telematics服務做為CRM和VRM的工具,以建立密切的客戶關係,提高其競爭優勢和獨特賣點;不過,由於能夠支撐整個產業鏈和業務持續運營的商業模式還不是很成熟,完整的產業鏈尚未成形,對於未來發展仍有其不利影響。

 

至於對台灣廠商來說,則鄭國威認為,導航設備的設計和代工、車用多媒體影音系統、車用電腦、WiMAX和3G通訊設備、這些都是切入Telematics產業的優勢。事實上,台廠在GPS導航領域很有優勢;台灣廠商在PND產品的市占率是全球最高,台廠的音視訊處理晶片也已經在消費類電子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如果能夠繼續提高產品的品質以達到汽車規格的要求,相信會有更多的市場機會。

 

因應用戶需求多元

 

鄭國威指出,用戶的需求愈來愈多元化,他們要求Telematics既要具備可靠的行車安全預警功能,又要能提供影音娛樂和高速資料服務。富士通微電子能夠為客戶提供車前/車後攝影系統,汽車導航系統,WiMAX高速通訊系統,和TV影音系統等全面的整體解決方案。最新推出的SOC產品MB86298,在單顆晶片上整合了下一代車載資訊娛樂系統的必備功能,其所具有的高速視訊和影像處理展現業界首款能夠同時處理四個視訊輸入並把視訊輸出到四個顯示器的控制器。該款控制器不僅具備能同時向駕駛員提供導航影像和在乘客座椅播放TV和視訊,而且能夠處理顯示3D圖形的組合儀錶裝置(包括:儀錶針)。此外,該控制器還能處理汽車上前後左右四部相機的輸入視訊,並對視訊進行即時綜合處理。針對汽車導航的3D繪圖,該控制器能在顯示器上輸出1600×600的高畫質,可以帶來路況及周圍建築和景色等豐富的圖像資訊。

 

圖十一:用戶的需求愈來愈多元化,他們要求Telematics既要具備可靠的行車安全預警功能,又要能提供影音娛樂和高速資料服務。(攝影:威利柳)
T182-Telematic_11As.jpgT182-Telematic_11Bs.jpgT182-Telematic_11Cs.jpg  

 

鄭國威認為,行動式WiMAX無線通訊技術將會逐步應用在車內娛樂系統,人們將可以在車內通過網頁流覽器搜尋目的地附近的商家資訊,線上觀賞他們感興趣的任何影音檔,也可以在車內接收電子郵件,實現車內辦公。該公司正在和一些全球的領導廠商合作,把行動式WiMAX的高速資料傳輸經驗導入汽車資訊娛樂系統。採用富士通第二代mobile WiMAX控制器MB86K23設計的移動式WiMAX資料卡,資料傳輸速率可達到10.xMbps。

 

通訊標準

 

而以車用通訊標準來看,若從以通訊網路串接路與車的角度看,自第一代V2Null到V2V、V2R、V2I、V2P,目前主流的技術仍是處在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階段,透過手機和GPS為駕駛者提供應用服務,例如:GM OnStar和KDDI G-Book就是如此。

 

至於整體的發展主流,則為V2X(Vehicle-to-any),包含V2V、V2R、V2P等。由於導入了V2V和V2P,用戶將擁有更多面向的通訊可能。該公司而言,鄭國威指出,便正計劃將ZigBee無線技術引入到行車安全領域。當發現車道偏移或與車輛距離過近,車外監測系統就會透過Zigbee將信號無線傳輸給車內處理系統,提供駕駛者警告訊息。

 

鄭國威指出,目前的車用資通訊系統介面包含DSRC、OSGi VEG、AUTOSTAR、SAE J2735等等,而該公司較看好的是DSRC,因為提升行車安全始終是各國推動Telematics的主要動機。日本採用的是ISO/TC204標準,採用5.8GHz做為DSRC通訊頻率;歐洲則採用CEN/TC278標準,以5.8GHz做為DSRC通訊頻率;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也正式核定5.9GHz做為專用車輛短距離通訊頻段;至於中國,則將採用和歐洲一樣的標準和頻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Telec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