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fenet:雲端時代來臨四大要素深度防護企業資料安全
T.S./報導
2009/09/23 上午4:57

 

因應國際化與雲端技術發展需求,對企業而言,資料防護議題已不容輕忽,但到底哪些才是需要保護的資料,則是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資料防護發展迄今,其實已經歷兩個階段;SafeNet亞太區副總裁陳泓將早期的防護模式稱之為「資料防護1.0」,當時係以整個網路為主,但並未仔細分辨其中的內容,只有做與不做兩種選擇,透明度差,亦影響效能;新一代的模式,則他視之為「資料防護2.0」,是以資料為中心(data-centric)的防護,以硬體為主軸,給予金鑰保護,在資料建立的同時即給予安全防護。

四大要素

SafeNet亞太區副總裁陳泓

對企業來說,要做到資料防護2.0,首先必須瞭解自己的資安盲點;或者,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倘若防禦設備在解密之前,無法分析、過濾其中夾帶之內容,反而會成為網路管理的安全盲點;其次,則是必須對於自己的資料有所認知,對於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資料如何保護;再者,就是對自己的資料徹底覺醒,設定管理政策,自動偵測、監控與保護。

而對於資料的管理,SafeNet在台宣佈啟動智能化資料防護方案,透過四大要素徹底阻斷易遭侵害之資料傳送路徑、保障資料傳送路徑、提供不同型態的資料防護等面向,其中包含資料存取操控與管理、資料防護管理、資料防護基礎建設以及週邊與管理操控技術,協助企業達到全面性的資料防護。

企業的敏感資料,有時會在無意間流露在外。然而,將金鑰儲存在軟體內的做法,對於資料和法規遵循等來說,都有相當風險;因此,諸如PCI DSS等標準,多半會建議企業組織應該把加密鑰和持卡人資料分開保護,而安全金鑰管理和加密也是資料保護與法規遵循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復甦有望?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的資料顯示,儘管相較於2007年的36.3%成長幅度仍處於下跌的狀況,但2008年亞太區資安市場還是在逆境中成長了28.3%,顯示金融海嘯對於資安市場並未造成顯著衝擊。不僅如此,對於資料安全與隱私保護,以及保護IT基礎架構免於受到亞太地區更多更進步的安全威脅攻擊,均帶動了資安軟體支出的成長。

環顧亞太區市場,則陳泓表示,以該公司而言,誠然在2009年上半年,受到金融海嘯波及,表現確實不佳;但是,在第三季,已可看到經濟復甦,銀行、企業再度願意將資源投入安全領域,預估約可較上半年成長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iwanTelec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